|
马上注册,结交更多好友,享用更多功能,让你轻松玩转社区。
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,没有账号?立即注册

x
给喜欢的书籍或影视作品打分
平均分:4 参与人数:1 我的评分:未评
对于秦帝国的灭亡到汉朝的建立,这段历史似乎都是从影视剧里看到的,楚汉之争,但是对于秦帝国统一中国后,秦始皇如何治理国家是不大了解的。这部纪录片刚好填补了我对这对这段时间认识的空白。我只知道嬴政统一中国后的焚书坑儒,劳民伤财的修建阿房宫的,但是却不知道原来嬴政之前也是想赢得民心,采取妥协,到最后眼见无法让诸多文化统一,才采纳李斯的意见,进行了焚书坑儒,最后也是因为没能赢得民心,只能通过雄伟的阿房宫,彰显帝国的威严与雄伟。但是这些劳民伤财的举动,与民心越来越远,直到最后万劫不复,帝国在一夜之间崩塌。看到秦二世跪下交出玉玺,迎接刘邦,多少让人扼腕,曾几何时,秦帝国也是这样攻破六国,现在却也轮到秦国了。刘邦是秦始皇的拥护者,所以他还是想着继承秦始皇的治国方略,一统天下,但是项羽不一样,他是对秦始皇深恶痛绝,想要恢复之前六国的局面。所以在刘邦攻入咸阳一个月后,项羽进入了咸阳城,并摧毁了这种城市。真的太可惜了,焚书坑儒破坏了大量的古籍,而咸阳的摧毁,直接将这座在中国乃至当时世界最宏伟的城市消失在历史长河中,太可惜了!
秦始皇为什么得不到民心,我认为还是归结于秦帝国没有强大的文化输出。远在商鞅变法时,遵从的是法家,所以土地等财产的拥有都是和军功相关的,只有你勇猛杀敌,甚至战死,你才能拥有土地。法家对于当时秦国的崛起是非常有益的,但是也导致秦国文化发展落后,看秦国,似乎就没有出过大家,或者出过什么举世巨作,所以此时想想吕不韦写《吕氏春秋》可能也是考虑到这点。因为没有文化的输出,与六国的儒家文化格格不入,导致民心只能通过武力,强制“统一”,但是这些都是表面,已经为今后的帝国崩塌埋下了隐患。
但是秦始皇做出的努力却是有着历史意义的,统一度量衡,统一文字,修建长城,建立军事快道,防御匈奴,废除分封制,建立中央集权制,这些都有影响了中国2000多年,直到鸦片战争。
之后的楚汉之争,刚开始似乎项羽占据了优势,但是从大势上看,统一已经无法阻挡,所以胜利的天平也逐渐开始倾向于刘邦。
经过汉高祖铲除异己以及“文景之治”的无为而治之后,汉朝不仅在统一大路上实现了阶段性胜利,而且整个国家越来越富裕,但是等刘彻继承帝国大业后发现,要钱没钱,要权没权,这就是无为而治带来的一个负面影响。
关于黄老思想,中国战国时期兴起的哲学政治思想流派。黄指黄帝,老指老子。汉初直至“文景之治”时,汉皇帝崇尚黄老思想,实行轻徭薄赋、劝课农桑等等,适应了汉初的休养生息的政策的需要。
秦始皇统一六国后,敏锐的觉察到只有文化统一,才能天下一统,但是他在万般无奈之下采取了极端的手段“焚书坑儒”,不仅没实现文化统一,还为今后的灭亡埋下了种子,而到了汉武帝时期,推行儒家思想,通过人才选举的方式,以最小的影响实现了儒家文化的推行,非常有效,当初如果嬴政如果能想到这点,或许秦帝国不会就此灭亡,但是历史没有或许,一切都是水到渠成。
“犯强汉者 虽远必诛”!!!我们都是秦汉的继承者!!
|
|